首页

女王之家优美论坛

时间:2025-05-29 03:52:30 作者:张桂梅把心爱的“宝贝”,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60276

一个喇叭

一张贺卡

一面国旗

……

张桂梅用手细细摩挲着

将它们和她们的故事

交给了历史

 

5月27日上午

云南丽江华坪女高

一场简短而朴素的捐赠仪式

在张桂梅的办公室里进行

 

一个在学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

学生们集体写给张桂梅的教师节贺卡

一面华坪女高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

张桂梅手抄的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这5件(套)实物

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小喇叭。 “姑娘们,起床读书了!”

“快点!要迟到了!”

“早到一分钟,就能多背一个单词”

“考试要用到的东西再检查一遍”

……

从早到晚

喇叭声一直回响在校园里

贯穿着女高生活的每一天

“喊起床”“喊早读”“喊宣誓”“喊唱歌”

“喊吃饭”“喊午休”“喊晚安”

“七喊”校长

是张桂梅的又一个名号

 

高三学生刀雨说

“每天清晨

张老师都会比我们先到教学楼

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上

都能听到她拿着喇叭

喊我们快点儿的声音

听着小喇叭里

张老师激情满满的声音

就会有斗志昂扬的感觉”

5月27日,课间操结束后,一名学生跑来为张老师挡雨。 “第一个小喇叭是在菜市场买的

我也记不清

用坏过多少个小喇叭了”

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

身体已大不如前

可她每天仍在学校守着姑娘们

喇叭声在校园里一次次响起

累了,就坐在一把老旧的藤条椅子上

静静地看着学生们

2024年6月7日,张桂梅在考场外组织走出考场的学生集合。 姑娘们也守护着

她们的张老师

 

还记得2023年6月7日

高考第一天的晚上

高三考生下晚自习后返回宿舍

张桂梅在宿舍楼前

通过小喇叭催促着大家

“快点休息啦

明天还要考试”

 

突然

很多女生冲出了宿舍楼

跑向张桂梅

紧紧抱住她

即将分别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张老师,我爱你”

“张老师,亲一下”

她们知道

随着第二天的高考结束

她们也将离开校园

离开她们舍不得的张老师

 

此时一名女生

在一旁带着哭声提醒着大家

“抱轻一点,抱轻一点!”

因为她知道

张老师每天都被病痛折磨着

……

2023年6月7日晚间,女生们冲出宿舍紧紧抱住张老师。 在2024年教师节那天

学生们送给张老师一张

特别的教师节贺卡

 

“张老师,教师节快乐!希望您身体健康”

“谢谢您三年无私的关爱与陪伴”

“人生路上,感谢遇见您”

“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我们永远爱你”

……

一张小小的贺卡

一句句感恩的话语

承载着师生间爱与被爱的真情

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贺卡。 捐赠仪式结束后

张桂梅又迫不及待地

拿起了身边的小喇叭

像过去十多年里那样

忙碌了起来

……

张桂梅巡查教学楼后,扶着墙喘着气,休息片刻。 十多年来

她让一批又一批孩子

走出大山,见到了更大的世界

每次分别,她总是不愿多言

只是冲着姑娘们挥挥手

“去吧,去闯出自己的天地”

 

偶尔,她也会想孩子们

可她还是什么也不说

只是站在窗前

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

  来源:新华社微信

  策划:宋君毅、李瑜

  记者:庞明广、周磊、胡超、王安浩维、胡了然、伍越

  参与报道:周喆、卿珊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乡村行 看振兴)江西东乡小丝瓜“闯”出致富路 助逾六千农户增收

北京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被北京工艺美术界誉为“燕京八绝”之一。2020年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成立的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主要开展与金漆镶嵌相关的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文化宣传、专业培训等。

网上买个假证,到三星堆博物馆带团

“请问老师,我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30多年前,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路丙辉创办“丙辉漫谈”,学生说出困惑,老师解答辅导。路丙辉的抽屉里,珍藏着由学生提问的小纸条积攒而成的书册。

今年第10号台风“珊珊”将向偏东方向移动

如何让这一循环更顺畅?新的尝试正在不断进行。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30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市场的“以旧换新”,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队”入场参与收购,成为当下新的趋势。

中国国防部:绝不会任凭菲方无理取闹

在接处警过程中,鸣犊派出所民警曹某存在言语不文明、违反办案程序规定问题。我局依据相关规定,给予民警曹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原单位;分别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鸣犊派出所所长朱某行政警告处分,教导员史某(派出所当日值班领导)党内警告处分。

曹县汉服火出圈背后:电商经济、青年返乡与营商环境改善

近两个小时的奇妙夜舞台上,处处都有国潮文化的痕迹。两位非遗“手艺人”分别为《桃之夭夭》节目制作非遗鱼灯、绘制千年古画。据悉,两位创作者都毕业于文物修复专业,基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用拍短视频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复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